6月1日,沌陽街道綠島社區等周邊社區小朋友四十余人來到我校,在人工智能學院體驗科學實踐,度過了一個愉快而又別樣的兒童節。
參觀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實驗中心,播下一顆科技啟蒙的種子
360度旋轉過山車、3D轉轉杯、障礙跑酷挑戰、自行車騎行……,尖叫聲、歡笑聲不斷,孩子們戴上VR眼鏡,通過體驗身臨其境般的互動游戲,了解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
“為什么它能像人一樣自由行走?”“為什么這兩個機器臂能像人的手一樣實現象棋對弈,還能寫毛筆字?”“為什么可以將人的動作傳給機器人和我玩‘石頭剪刀布’?”孩子們對各類機器人和大學生創意作品充滿好奇,在互動過程中一連串發問,大學生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解釋機器運行的原理。
校園寫生“人工智能”,用藝術創作去表現科技的美
“我今天看到了魔方機器人,我把它畫下來了。”“這是我們家人,全部變成了機器人!”“這是大坦克,用電腦來控制,用樹葉隱蔽,里面有很多線路!”。
孩子們對于科學實踐創造最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繪畫的形式來表現。他們在大學生志愿者的帶領下來到校園樹林里,觀察自然,發揮想象,用五顏六色的畫筆畫出形態各異的機器人以及他們心目中的科技作品,去表達他們對“美”的感受。
傳承隊歌精神,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理想
在VR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孩子們在人工智能學院黨委書記姜苓的帶領下,同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用稚嫩而又響亮的歌聲唱響“不怕困難、不怕敵人,頑強學習,堅決斗爭,向著勝利勇敢前進......”的決心和斗志,述說著對祖國的熱愛和未來的期盼。
“我很喜歡機器人,今天的參觀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厲害’,我要更努力學習,為祖國的更加強大貢獻力量。”李怡菲小朋友興奮而又堅定地說道。
綠島社區黨委書記魯秋華表示,少年兒童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接班人和未來主力軍。通過校社共育共建,讓孩子們在江漢大學開展科學實踐體驗,可以培養科學興趣,在他們心里種下熱愛科學的種子。”
“面對充滿未知的世界,孩子們會有‘十萬個為什么’,我們要去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是孩子們進入科學世界的敲門磚和金鑰匙”。人工智能學院黨委書記姜苓表示,下一步,學院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保障正常教學科研同時,讓實驗室、創新基地等場所“活起來”,成為引導和培養科學技術的“孵化器”。
文圖:人工智能學院 李珍華 胡麗姣
編輯:趙明
審核: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