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魂強師 厚植學校立德樹人深厚根基
——在江漢大學2025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校黨委書記 覃道明
(2025年9月9日)
各位老師、同志們、同學們:
在第4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學校向全校教師致以節日祝福!向受到表彰的教師致以崇高敬意!向新入職的教師表示誠摯歡迎!
剛才,我們對獲得榮譽的教師進行了表彰,為榮休的老教師頒發了證書,為新教師舉行了簡樸而莊嚴的入職儀式。5位教師代表作了精彩發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強教必先強師,強校依靠強師。只有培養大批適應時代要求的強師隊伍,學校才能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借此機會,我分享三點認識,與大家共勉。
第一,魂為本,用教育家精神強筋壯骨
精神立則師道彰,教育家精神是強師之本。“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清晰指明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方向。踐行教育家精神,是每一名教師必須恪守的職業信條、是必須融入血脈的靈魂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強師,首強是精神。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導航人生,以崇高的價值追求塑造人格,用深沉的家國情懷潤澤心靈,切實肩負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最鮮活的教材;老師的人格風范,是學生成長中最溫暖的陽光。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品格。立德修身、以身作則,在政治立場、價值觀念、道德修養、學識學風等各方面作出表率,真正成為學生眼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樣板。
教育家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實踐;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融入教育全過程的行為慣習。我校國旗班同學,十七年來無論風雨,始終堅持完成升、降旗儀式。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踏上國際比賽的舞臺,在心中種下家國的種子,成長為一批批“國旗衛士”。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民兵方隊中,我校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感動江大人物獲得者孫悅,堅毅地走在閱兵隊伍中,詮釋了優秀是一種習慣養成,優秀必須得到傳承!2017年她在老師的鼓勵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攜筆從戎;五年后她重返校園,面對諸多挑戰,在老師們的支持和幫助下,不僅在專業上取得優異成績,還時刻以軍人標準要求自己,以民兵身份擔任某無人機偵察排排長,配合地方人武部完成各項工作,最終憑借出色表現入選閱兵式民兵方隊,在全國人民面前展現了江大學子的風采。用“師者之魂”成就“學子之夢”,正是這樣的傳遞,才培養出如孫悅、從北大回歸江大任教的田廣梅、國旗班班長趙千、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胡俊杰、校長獎學金獲得者高昊等一批批愛國愛校的優秀江大學子。
第二,愛為核,用仁愛詮釋教育真諦
愛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歸宿;是教育的方法,也是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這種愛,既包括對國家和民族的至誠大愛,也體現在把對職業之愛灑播于每一名學生,呈現于對每一名學生的內在尊重與悉心教誨。在我校生命科學學院,有這樣一群老師,他們用六年時間,持續溫暖著一個特殊的學生。面對一個患有雙向情感障礙、求學異常艱難的同學,學院上下齊心,四任輔導員、三任班主任,以及學辦、教辦和食品科學系所有教師組成了“愛心接力團”,全程守護、保駕護航,用耐心靜待花開,最終幫助她完成學業并成功就業。在學生為老師們訂制的錦旗上,深情地寫著:“在校像在家,老師像媽媽”。這就是對老師最高的贊美,也是最暖心的回報。
這個事例啟示我們,愛藏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里,可以是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耐心的傾聽,一份善意的包容。好老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者,更是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尊重每個學生,理解他們的需求,接納他們的不完美,用智慧與溫情陪伴他們成長。多用真情感染,多用心靈引導,讓學生在愛中學會愛,在關懷中學會擔當,成長為心中有愛、肩上有責的人。
你怎樣愛學生,學生就怎樣愛這個世界。老師的愛,能夠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把教誨化為人生指南。我校2012屆法學院畢業生李航,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和鼓勵下,勇敢追逐創新夢想,成為第一屆“嘉仕獎學金”獲得者;創業成功后,他對師恩和母校念念不忘,不僅主動捐資延續“嘉仕獎學金”,還幫助學弟學妹就業,累計接納實習生50余人,他創辦的律師事務所近80%律師是江大畢業生,成了名副其實的“江大律師團”。教育是心與心的互動,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愛,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一場溫暖的傳遞。老師付出真心,學生回報成長;老師點燃希望,學生照亮未來。共同演繹出教育最動人的樣子。
第三,德為先,用高尚師德塑造大先生
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才能成為具有強大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的大先生。
師德不是口號,而是行動。它體現在我們每一天與學生的相處中,滲透在我們對每一堂課的精細里,更扎根于我們對教育事業的忠誠與熱愛。要把修身自律當作一生的功課,常懷自重、常行自省,在思想、言行和作風上嚴于律己,不斷提升道德修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模范,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端正的言行帶動學生。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偏不私、不歧不縱。堅守廉潔從教的底線,遠離功利誘惑、弘揚清風正氣,守護教師這一職業的純潔與尊嚴,成為學生愿意追隨的那束光。
做學問,就要做真事、講真話、守真心。大力營造潛心向學、求真務實的學術氛圍,始終堅持誠信原則,敬畏學術規范,尊重他人成果,堅決抵制學術不端。把嚴謹和誠信引入教學、帶進課堂,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師者如活水守住學術清流,學生才能成為國之棟梁。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教師,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要善于把正確的價值觀和深厚的家國情懷,如春風化雨般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潤物無聲、育人育心,履行好“傳道授業解惑”的神圣職責。
老師們,同志們!三尺講臺系國運,強師才能強校。讓我們以教育家精神為魂,以仁愛之心為核,以塑造高尚師德為先,鑄魂強師,厚植學校立德樹人深厚根基,為早日建成高水平城市大學作出不懈努力!
謝謝大家!
編輯:易俊
審核:范雄飛 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