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新聞網訊 9月9日下午,江漢大學慶祝第41個教師節(jié)大會在師生活動中心舉行。會議強調,三尺講臺系國運,強教必先強師,強校依靠強師,廣大教職員工要厚植學校立德樹人深厚根基,以教育家精神為魂,以仁愛之心為核,以塑造高尚師德為先,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為早日建成高水平城市大學作出不懈努力。校黨委書記覃道明,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景新華出席會議并為獲得武漢市及學校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頒獎。校黨委副書記張紅星主持會議,副校長李衛(wèi)東、向悅、劉繼延出席會議。
覃道明代表學校向全校教師致以節(jié)日祝福,向受表彰的老師致以崇高敬意,向新入職教師表示誠摯歡迎,并就鑄魂強師,培養(yǎng)適應時代要求的強師隊伍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魂為本,用教育家精神強筋壯骨。精神立則師道彰,教育家精神是強師之本。踐行教育家精神,是每一名教師必須恪守的職業(yè)信條、是必須融入血脈的靈魂底色。強師,首強是精神。作為教師,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導航人生,以崇高的價值追求塑造人格,用深沉的家國情懷潤澤心靈,切實肩負起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jié)。作為教師必須立德修身、以身作則,在政治立場、價值觀念、道德修養(yǎng)、學識學風等各方面作出表率,真正成為學生眼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樣板。要將“教育家精神”融入具體實踐、融入教育全過程的行為慣習,用“師者之魂”成就“學子之夢”, 培養(yǎng)出更多愛國愛校的優(yōu)秀江大學子。
二是愛為核,用仁愛詮釋教育真諦。愛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歸宿;是教育的方法,也是目的。這種愛,既包括對國家和民族的至誠大愛,也體現在把對職業(yè)之愛灑播于每一名學生,呈現于對每一名學生的內在尊重與悉心教誨。愛藏在教育的細節(jié)里,好老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者,更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教育是心與心的互動,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愛,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一場溫暖的傳遞。要讓學生在愛中學會愛,在關懷中學會擔當,成長為心中有愛、肩上有責的人。
三是德為先,用高尚師德塑造大先生。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師德不是口號是行動,要把修身自律當作一生的功課,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端正的言行帶動學生,守護教師職業(yè)的純潔與尊嚴。做學問要做真事、講真話、守真心,堅持誠信原則,敬畏學術規(guī)范,抵制學術不端,把嚴謹和誠信引入教學、帶進課堂,言傳身教,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要善于把正確的價值觀和深厚的家國情懷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潤物無聲、育人育心,履行好“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神圣職責。
覃道明在講話中還分享了我校學子孫悅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投筆從戎后重返校園,并以民兵身份擔任無人機偵察排排長,憑借出色表現入選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民兵方隊的成長故事。其用“師者之魂”成就“學子之夢”的薪火傳承,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教職工。
學生們?yōu)?1名榮休教職工代表獻上鮮花,感謝老師們多年來為教育事業(yè)的辛勤付出。與會校領導為新入職教師代表佩戴校徽,新教師們莊嚴宣誓:“志愿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p>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蔣細旺、人文學院教師王光祖、微藻合成生物學與綠色制造研究院教授胡長峰、外國語學院教師陳子威分別作為榮休教職工代表、新入職教師代表、武漢市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獲獎單位代表及“課程育人”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獎代表作了發(fā)言。 全體中層干部正職,獲獎教職工代表、榮休教職工代表,新入職教師代表以及各學院、各部門教職工及學生代表參加了慶祝大會。 融媒體記者:陳敏英 何明侃 編輯:易俊 審核:范雄飛 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