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新聞網訊 日前,由精細爆破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與中國爆破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亞洲太平洋地區爆破技術研討會(APS BLASTING 6)在重慶舉行。大會以“爆破前沿科技與創新發展”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中國、俄羅斯、巴西、韓國、蒙古、澳大利亞、西班牙、加拿大、日本等全球10余個國家的200多位爆破領域專家學者和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精細爆破、智能爆破等前沿領域的研究進展與應用實踐。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安全發展的需求推動工程爆破向著綠色、智能、安全、高效的方向不斷邁進。”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爆破行業協會會長、實驗室主任謝先啟院士在開幕式致辭時指出,近年來伴隨著巖石力學、數值模擬以及爆破器材裝備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加速與爆破領域融合,正將工程爆破的數智化轉型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人類對深地、深海、極地乃至地外空間的探索與資源開發,為工程爆破技術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謝院士強調,創新是中國爆破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引擎。如今,一個由國家重點實驗室領航、各級研究機構協同并進的創新生態已然成形。我們不僅在理論上推動行業從傳統的“控制爆破”向更高效、更精準的“精細爆破”升級,更在多個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無論是攻克高原深水等極端環境的爆破難題,還是在智能裝備與軟件的自主研發上,都展現了中國爆破的硬核實力。
本次研討會是國際爆破技術交流的盛會,匯聚了眾多前沿研究成果,共設置了18場大會報告和28場分會場報告。報告內容廣泛覆蓋爆破理論創新、爆破技術應用、新型爆破器材與先進裝備研發、爆破有害效應監測、爆破安全控制與環境保護等多個核心方向,全面展示了當前爆破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與未來趨勢。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賈永勝教授主持了第一階段的大會報告。
實驗室爆炸力學研究所所長蔣楠教授作了大會的開場報告,報告內容聚焦《寒區凍結砂巖的沖擊動力學特性及爆破破碎能量耗散特征》,其研究成果為我國寒區凍結巖體爆破工程的炸藥單耗定量化設計提供了科學依據。
實驗室章逸鋒、袁方、劉萬通等多位博士研究生,圍繞實驗室所承擔的重大科技任務,在爆破理論分會場作題為《沖擊荷載下早齡期混凝土-圍巖組合體的破碎分形特征及耗散能演化規律》、《高地應力圍巖中偏心不耦合裝藥爆破的裂紋動態演化機制及規律研究》、《鉸點前移高位切口法:框架結構爆破拆除的后坐控制及其應用》的系列報告,展示了實驗室研究生的風采及人才培養成效,獲得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亞洲太平洋地區爆破技術研討會由中國爆破行業協會發起并主辦,自2007年首屆會議在昆明成功舉辦以來,逐步成為亞太及全球爆破領域專家、學者和工程師交流的學術盛會,持續推動爆破學科與行業在交叉融合中朝著更智能、安全、環保與高效的方向發展。
本屆大會的成功舉辦,彰顯了實驗室的國際影響力與核心引領作用。會議盛況得到了人民網、中央電視臺、科技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中央主流媒體的聚焦報道。
人民網:第六屆亞太爆破技術研討會在渝召開
http://cq.people.com.cn/n2/2025/0730/c365402-41307940.html
央視四套【中國新聞】:第六屆亞太爆破技術研討會在渝召開https://ydyl.cctv.com/2025/07/30/ARTIpSi8hcQh3jJBQBflpMl6250730.shtml
科技日報:推動爆破技術邁向精準智能第六屆亞太爆破技術研討會在渝召開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7/30/content_377475.html
光明日報:多國專家在渝研討爆破領域科技創新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a2be521c790a4fa3b9dcd2f25831b533
通訊員:朱磊
編輯:易俊
審核:李莎